网站首页
介绍自我
圣果神话
我家故事
行业快讯
魑魅魍魉
产品中心
荣誉奖状
下载中心
乍浦古城
浙江协会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乍浦古城
>>
查看详情
走进叔同故里 瞻仰名人风范
2024-07-12 12:34:32
走进叔同故里 瞻仰名人风范
张轰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大凡读书人,很少不知道李叔同,知道李叔同无非源自这首《送别》诗及谱曲后传唱甚广的歌;还有就是他的传奇人生。
2020
年11月12日,我在浙江平湖参加农家乐活动时,慕名参观了平湖李叔同纪念馆。
瀛洲莲影 璀璨明珠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坐落于东湖景区的大瀛洲内。大瀛洲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旧有九水相汇互绕其间,宛若九龙戏珠于沧溟瀛海间,故有九龙戏珠之美称,纪念馆就建于洲畔湖上,其建筑造型为一高雅、洁白之莲花,是东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二OO七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叔同纪念馆外貌
为了纪念李叔同这位乡贤、这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平湖市人民政府出资近三千万元,历时3年,于2004年9月建成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6.5亩,总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主体建筑高24米,2/3宽度立于东湖中,整座建筑犹如一朵高雅洁白的莲花,绽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体现了李叔同濯清涟而不妖的宽广胸怀和高洁品格。园内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环境优美、曲径通幽,李叔同和他的弟子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的人物全身铜像群雕,高雅端庄,为公园添得许多文化氛围。
铜像雕塑:李叔同和他的学生
(从左到右丰子恺、刘质平、李叔同、潘天寿)
纪念馆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二楼设有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上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型展厅。中间是一尊用九寨沟汉白玉石雕琢的李叔同——弘一大师塑像,重达20吨。
李叔同汉白玉石雕塑像
陈列室通过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和历史资料的运用,从书画篆刻、音乐、戏剧、诗词、教育、佛学成就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示李叔同卓越不凡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李叔同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供世人瞻仰缅怀和学习研究。
当湖胜景何处寻,瀛洲莲影,李叔同纪念馆!纪念馆开馆至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中外宾朋的普遍赞誉,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颗灵动于东湖之畔的璀璨的明珠,这座与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相媲美的纪念馆。
博学多艺 一代名师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他学贯中西,艺专多科,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执教于杭州等地,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福建泉州。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1942)
《送别歌》李叔同作词
李叔同书法
李叔同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创始人、中国话剧的奠基者;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的人;引入西方音乐的先驱,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的编辑出版者,中国第一部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者,最早使用五线谱作曲者之一,由他填词的歌曲《送别》至今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书画和诗词等艺术成就卓越非凡;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篆刻艺术独树一帜;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享负盛名的画家、音乐家。1918年,在杭州披剃为僧出家后,他精研律学,弘扬佛法,号召民众“念佛不忘救国”“忘己济群生”,并使国内中断了700多年的“南山律宗”得以复兴光大,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音乐、教育、诗词、美术等照片
李叔同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近代具有传奇性的杰出人物。作为后人,我们要学习他在俗及出家后所表现出的知难而进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崇高的道德情操,深邃的哲学思想,强烈的美学追求,严谨的治学风范,卓越的言行一致观,以便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赵朴初先生礼赞李叔同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赵朴初先生礼赞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诗句,是对其人生与成就最完美的概括。
原文地址:
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1526967
点击电话咨询:13757378993
无花果苗木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浙江嘉兴平湖 浙公网安备33048202000304号
手机:13757378993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广陈镇三兴村村部向东100米
圣果神话
一键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