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花果树最早引进种植考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平湖市草仙子无花果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也是人类栽培史上最古老的四大果树(无花果,葡萄,海枣,油橄榄)之一。无花果原产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
Mordechai等人根据约旦谷发现的碳化无花果推测早在11000多年前人类已开始种植无花果,这是人类最早驯化的果树之一。
据南京农业大学的马凯教授考证,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浮雕上的图案和古代希伯来经典上,都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
无花果何时传入我国,其说不一。
一说无花果是西汉时由张骞引入中国。
另说,无花果在唐代传入我国,因无花果最早记载唐朝段成式的随笔《西阳杂俎》(860年)。据传于8世纪左右由波斯商人和僧侣沿“丝绸之路”带入我国,先在新疆南部地区种植,当地食用无花果的习俗至今还是盛行,以后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无花果又从海路传到上海,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以后再由陆路传到各地。(威海青皮考证参见:www.jxfig.com/news/html/457.html)
我国对无花果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段成式的随笔《西阳杂俎》(860年),当时称无花果为‘底称实”。书中写道:“底称实,波斯国呼为阿驿,拂林(今叙利亚) 呼为底称,树长四、五丈,枝叶繁茂,叶有五出似蓖麻,无花而实。 实赤色类蓖子,味似干柿而一年一熟”。十七世纪陈淏子的《花镜》,对无花果是这样描述的:“无花果一名优昙钵、一名映日果、一名蜜果。树似胡桃,三月发叶似楮,子生叶间。五月内不花而实,状如木馒头; 生青熟紫,味如柿而无核。植之其利有七:一、味甘可口,老人小孩食之有益无害;二、曝干与柿饼无异、可供笾食;三、立秋至霜降,取次成熟,可为三月之需;四、种树取效最速、桃、李亦需三、四年后结实,此果截取大枝扦插,本年即可结实,次年便能成树;五、叶为医痔胜药;六、霜降后,如有没成熟者,可收作糖蜜煎果;七、得土即活,随地广植,多贮其实,以备歉年”。把无花果的优点、用途和生长特性总结概括无遗了。
中国最古老的无花果树,据CCTV4《中国古树》20131027《和田无花果王》报导:该无花果树位于距和田市约15公里的和田县拉依喀乡,树龄500多年,占地1.5亩。